2025年,如何像顾问一样思考?

2025-04-11



微信图片_20240418092916.jpg

讲述|改进咨询联合创始人、CEO 丁晖


什么是顾问?

我们可以把顾问比作医生。

如果一个人生病了,她的闺蜜会关心地问:你怎么了?是心情不好,还是工作累呀?

如果是医生,他可能会忽略掉情绪,直接问:你哪里不舒服,有什么症状?然后罗列出要做的检查,并根据检查结果得出诊断结论,最后给出治疗方案。

作为管理者,我们平时在和同事客户交流的时候,是像闺蜜一样的寒暄式交流,还是更医生一样客观精准、科学诊断式的交流呢?


1

做人要靠谱,做企业要有“谱”


当前企业为什么更需要顾问?

变革时期,企业内部的各种业务及业务的流程标准,都在发生变化。这时候就需要有人站出来指挥。指挥家靠乐谱来指挥乐队,企业靠什么来指挥团队呢?

企业的“谱”=标准,管理的核心是管标准。无标准,不评估;无评估,不管理。

企业经营管理中有四大标准:业务标准、组织标准、岗位标准和培养标准。他们分别对应四大发展:BD业务发展,OD组织发展、TD人才发展、LD学习发展。

微信图片_20250402101144.png

OD、TD、LD都是手段。最终的目的是BD。如果关系不清晰,就容易导致组织混乱,而组织的核心就是关系。清晰BD之后,就要重点做TD关键岗位、关键人才的发展,从而实现业务的发展。人才的发展,一方面要依靠组织发展的支撑,另一方面要依靠学习发展的支撑,所以,BD和TD是“一体”,而OD和LD则是“两翼”。

而组织中谁对这四大标准进行优化、设计和把控?

脑力劳动者,即发挥大脑的思想、思考、创新、创意,规划、设计,整合各种内外部的资源,从而为组织创造增量价值的岗位。

大多数顾问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:一是让自己更具有脑力决策力,二是帮助他人去提升这种脑力决策力。这时候,就要有决策结构或决策逻辑来支撑。

我接触过很多企业家,也经常在想,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动力去做自己的事业。我观察、思考了十多年,发现总结起来就八个大字:追求真理寻找答案。

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里,努力探索到底什么是最佳路径,什么是最清晰的答案。有答案的人,内心才是笃定的。


2

系统思考:卓越企业成长路径图


我想分享一个顾问应该掌握的核心思考结构:卓越企业成长路径图。

3535.png

一个企业要发展,首先是战略,战略背后是价值观,战略决定了核心团队。大家围绕一个方向一起努力,长时间探索就能找到答案,答案的凝聚和沉淀形成了技术。

技术决定了运营效率。效率高就能提升客户满意度。客户为什么不满意?效率低,质量差、不安全,造成老客户流失,新客户进不来,这就造成了大量沉没成本。

沉没成本会影响到企业的定价,从而影响到销量,从而影响产能,而后影响到固定资产的摊销,最后吃掉企业的利润。企业为什么低效?在企业运营当中,我们经常看到企业的一部分后,就把这部分无限放大,但企业的经营结果,特别是利润结果,是一个多因单果的过程。

所以,我们要站在系统的角度去思考,关注整体,而非局部,关注全貌,而非个体,关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,而不仅仅是事物本身,从而看到模式和趋势。在这个结构当中,从做事的角度来看,我们要追求体系的构建与设计。从做人的角度来看,我们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厚德载物。左一半称之为战略解码,右一半称之为绩效改进,衔接左右两端的是组织的设计。

作为顾问,要带着结构去思考。就好像医生一样,医生为什么能够准确做出诊断和判断?因为经历了十年甚至二十几年医学结构、医学理论体系的严格训练,他已经形成了一套框架和结构,从而形成快速的诊断。

我们也要尽可能地通过掌握一些设计逻辑、设计理念、设计语言、设计方法、设计工具、设计模型,把自己培养成一个设计者。


3

顾问2025年必备技能——聚焦


2025年,如果想要成为一名好的顾问,我们要掌握一项重要的技能——聚焦。

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,聚焦更重要。可每年在做年度经营规划的时候,有很多企业老板一上来就说2025年很重要,我们要做很多事,既要做好什么,还要做好什么,又要做好什么,更要做好什么。员工听了就很晕,到底哪个更重要。

聚焦的表达,应该叫“宁可,也要”。宁可什么事放一放,也要把什么事做好。但宁可也要的决策,做出来不太容易。谁敢轻易做决定?所以,一个好的顾问协助自己或者他人做出正确且坚定的聚焦决定

聚焦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?从战略聚焦,到业务聚焦,到职能聚焦,到过程聚焦,最终走向岗位级的行为聚焦。

2025年,如果整个组织只做一件事,就能实现业绩增长,请问这件事是什么?

在得到答案之前,我们要搞清楚以下几个问题:

第一,哪个部门是关键部门

第二,哪个岗位是关键岗位

第三,该关键岗位每天要连续做出的动作和行为是什么?

第四,如何用数据来评估这些动作和行为的有效性?

第五,其他部门如何支持关键部门关键岗位的关键行为的增长

第六,公司绩效薪酬和这些关键行为之间有哪些关联和挂钩?

一家公司如果能把这六个问题回答清楚,那他们的业绩达成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。而经过这样的思考,组织能力也会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。

要想让关键部门的关键员工的关键行为能做起来,不是凭某一个人拍脑袋就可以的。它需要组织的核心团队一起去思考:战略聚焦、业务聚焦、职能聚焦、过程聚焦、行为聚焦到底是什么,这是一套完整的结构与系统。

所以,我们要像顾问一样去思考,无论是企业老大,还是各业务部门负责人,或人力资源负责人,我们都需要一起围绕战略、业务、职能、过程、行为展开思考。

我们研发的《增长地图》总结出五个步骤:

第一,战略聚焦:明确价值主张。

第二,组织聚焦:明确龙头部门。

第三,职能聚焦:明确生意模式。

第四,过程聚焦:明确驱动要素。

第五,行为聚焦:明确岗位动作。

微信截图_20250402101134.png

很多企业老大时不时就拉着人力资源经理们,一起去画组织架构图。但调来调去,却始终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。

组织架构设计背后的逻辑是什么?各职能之间应该建立起什么关系?哪个部门牵头,哪个部门配合?不同的业务战略发展阶段,阵形怎么调整?龙头部门怎么切换,配合部门怎么优化?

我们要基于外包思维,找到过程的驱动要素,运用数学逻辑构建界定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标准,从而找到业务增长的关键点,再聚焦关键点整体发力,最终形成关键行为、关键动作。这是一个不断聚焦的过程。

2025年,愿我们都能成为像顾问一样思考的人,最终实现个人成长,引领组织增长。

(来源:绩效改进团年会大直播内容整理)


微信图片_20241223112053.jpg


分享
写评论...